热门文档
- 2024-11-17 13:23:03 Mckinsey: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
- 2024-05-19 21:59:54 2024小红书餐饮行业方法论
- 2024-03-22 23:03:56 红爵啤酒品鉴会“红爵之夜 嗨啤TIME ”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2024-08-18 12:25:23 2024年科大讯飞1024招商方案
- 2024-07-09 21:55:15 如何运营你的小红书?
- 2024-09-08 21:00:26 【Short TV】ShortTV出海短剧内容生态
- 2024-09-18 21:21:14 最美的夜bilibili晚会-招商方案
- 2024-08-25 22:28:04 喜马拉雅:喜马拉雅2024营销白皮书
- 2024-11-04 20:41:56 淘天集团:2024年家装家居行业营销解决方案
- 2024-10-20 11:10:26 企业新春年会盛典(跨越前行·进无止境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2024-08-27 22:14:59 2024年Q2B站奢侈品行业营销指南-拥抱新世代引领新审美-B站营销中心
- 2024-09-01 17:42:02 龙井温泉度假区文旅项目营销运营提升升级策划案

1、本文档共计 14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024年度振消费、扩内需、惠企业、促发展重点政策措施汇编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整理2024年12月24日目录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2024年11月6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12024年7月29日.21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62024年6月6日.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312024年3月28日…3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352024年3月15日……35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42024年3月7日..4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502024年3月1日.5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542024年1月11日.54部委相关文件60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的通知….602024年11月28日60商务部等7部门办公厅关于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662024年11月15日…6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722024年9月10日.…72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762024年8月24日76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792024年8月20日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812024年7月26日.81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912024年6月13日…91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912024年5月15日…91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942024年05月13日商务部等12部门办公厅(室)关于推广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及开展第四批全国试点、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992024年05月6日.…99关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通知1002024年4月28日..100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1022024年4月26日关于支持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通知.1082024年4月23日…….108关于开展2024“三品”全国行活动的通知.1132024年4月12日113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1162024年3月27日.……116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232024年3月18日.……123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1252024年3月5日.….125关于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1312024年3月5日.131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1342024年3月4日.…134关于进一步做好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的通知………………1392024年1月18日.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指导意见.1402024年1月12日..140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我国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建成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丝路”、中国一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二、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丰富“全国大众冰雪季”等品牌活动内容,深入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传统冰雪项目,因地制宜推进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一地一品”建设,引导群众参与适宜的冰雪运动。(二)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项目。开展“运动队开放日”活动,定期将各级冰雪项目运动队的场馆资源、训练资源有序向青少年开放。建立健全冰雪项目青少年赛事体系,依法依规开展覆盖各学段的全国性冰雪竞赛和展示活动。鼓励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单招招生计划向冰雪运动倾斜,在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设立冰雪运动高水平运动队,支持普通高等院校组队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三)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强化冰雪运动训练保障,做好冬奥会等重大国际冰雪赛事备战参赛工作。重点冰雪项目成立国家青年队。鼓励家庭、学校、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培养高水平冰雪运动员。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促进各地训练、经费、科医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冰雪运动基础条件较好地方建设高水平冰雪训练基地,加大冰雪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注重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建设,提升运动队科学化训练水平。支持国内冰雪项目运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训外赛、聘请外籍冰雪人才执教等。(四)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推动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以高水平、高品质、安全有序的赛事引领冰雪经济发展。对综合性冰雪赛事活动科学开展风险评估,合理测算所需安保力量,核定赛场安全容量,可售(发)票数量原则上不低于赛场可用座位数的95%。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冰雪主题旅游演艺项目。三、完普冰雪经济产业链条(五)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即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高质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冰雪丝路”,支持北京延庆、河北崇礼、黑龙江亚布力、吉林长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冰雪经济。开展冰雪经济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工作。(六)传承发展冰雪文化。加强冰雪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文化博物馆。发挥优秀运动员榜样作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支持社会力量创作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和影视作品。充分利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重大冰雪赛事弘扬冰雪文化。(七)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冰雪竞技与冰雪旅游需要,发挥重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加快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发布优秀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目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和鼓励国外知名企业在冰雪装备器材领域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合作。(八)优化发展冰雪旅游。启动实施冰雪旅游提升计划。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资源调查,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优化提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建设3一5个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冰雪主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信息共享体系。举办欢乐冰雪旅游季等活动,加强冰雪旅游境内外推广。四、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九)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公园、步道、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推出一批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体验基地。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建设冰雪场地。深入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和多季节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鼓励采用节能技术,建设低碳冰雪场馆。(十)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加强冰雪运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服务,增加冰雪运动目的地列车班次、航线航班。支持为冰雪运动爱好者试点提供冰雪装备高铁便利化运载服务。五、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十一)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冰雪场景和产业集群,支持冰雪领域大型企业集团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冰雪品牌。(十二)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等作用,引导冰雪文化和旅游企业、冰雪运动企业、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等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优势领域深耕细作,针对细分市场或专门客户群体,开发专项技术、独特工艺,提供特色服务。(十三)积极培育冰雪体育组织。引导社会力量规范组建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培训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冰雪运动协会,丰富冰雪运动服务供给。六、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十四)丰富冰雪消费产品。引导条件成熟的地方创新冰雪消费模式,整合地方雪场资源,推出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支持各地发挥冰雪赛事活动溢出效应,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等商旅文体健融合的促消费活动。(十五)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建立冰雪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冰雪消费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加强冰雪消费者权益保护,支持地方建立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消费赔偿先付制度。指导各地完善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冰雪相关保险产品。(十六)健全冰雪标准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冰雪标准化建设,提高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装备器材、旅游服务等方面标准化水平。强化冰雪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标准检测认证和国际化建设,提升冰雪运动服务质量。七、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十七)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现有高等院校设立冰雪运动学院。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等相关专业,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冰雪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推动冰雪相关职业依法依规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引导支持符合从业条件的冰雪项目退役运动员从事冰雪运动教育培训等工作。支持引进冰雪项目国际教练、经营管理人员,简化入境签证手续。(十八)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冰雪企业信贷投放,优化评级、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信贷流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有效降低冰雪企业融资成本。(十九)强化冰雪用地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着力满足冰雪经济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把冰雪经济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管理。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中加强冰雪经济项目用地保障,优先用于安排冰雪经济项目建设。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建设冰雪经济项目。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地。鼓励地方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盘活存量土地支持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支持地方在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水用能、严格保护天然林地的前提下建设冰雪经济项目。八、深化冰雪经济对外合作(二十)搭建高水平国际冰雪交流合作平台。以中国一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冰雪丝路”建设为契机,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共赢新平台。培育自主品牌国际冰雪赛事,建设高水平国际训练基地,加大裁判员、教练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国际交流与培训力度。(二十一)枸建国际冰雪经济合作平台。支持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设置冰雪专区或举办相关活动。鼓励中国冰雪产品服务走出去,实施“中国冰雪欢迎世界计划”。鼓励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边境地区开展跨境冰雪赛事、冰雪旅游等民间友好交流,拉紧冰雪人文交流纽带。九、加强服务保障(二十二)完善统计机制。加强冰雪经济统计口径研究,围绕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开展常态化监测,加强数据统计分析。(二十三)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冰雪运动场所、冰雪游乐场所、冰雪赛事活动、冰雪装备设施等的安全管理,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督促场所经营单位、赛事活动举办方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冰雪场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冰雪领域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强化训练演练,加强对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安全教育,确保冰雪经济安全发展。(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发展冰雪经济、促进冰雪消费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沟通协调,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冰雪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0月31日(本文有删减)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24年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0号《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24年8月30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强2024年9月24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也适用本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开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三条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促进网络数据开发利用与保障网络数据安全。第四条国家鼓励网络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网络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支持网络数据相关技术、产品、服务创新,开展网络数据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网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第五条国家根据网络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网络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第六条国家积极参与网络数据安全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七条国家支持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制定网络数据安全行为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指导会员加强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提高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任何个人、组织不得利用网络数据从事非法活动,不得从事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网络数据、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网络数据等非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任何个人、组织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前款非法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前款非法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第九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网络数据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加密、备份、访问控制、安全认证等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网络数据免遭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处置网络数据安全事件,防范针对和利用网络数据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并对所处理网络数据的安全承担主体责任。第十条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的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发现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网络数据处理者还应当在24小时内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第十一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网络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预案,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消除安全隐患,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及时将安全事件和风险情况、危害后果、已经采取的补救措施等,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或者公告等方式通知利害关系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通知的,从其规定。网络数据处理者在处置网络数据安全事件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案,并配合开展侦查、调查和处置工作。第十二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向其他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委托处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应当通过合同等与网络数据接收方约定处理目的、方式、范围以及安全保护义务等,并对网络数据接收方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向其他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委托处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处理情况记录,应当至少保存3年。网络数据接收方应当履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并按照约定的目的、方式、范围等处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两个以上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共同决定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处理目的和处理方式的,应当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三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开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第十四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因合并、分立、解散、破产等原因需要转移网络数据的,网络数据接收方应当继续履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第十五条国家机关委托他人建设、运行、维护电子政务系统,存储、加工政务数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明确受托方的网络数据处理权限、保护责任等,监督受托方履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第十六条网络数据处理者为国家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提供服务,或者参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提供安全、稳定、持续的服务。前款规定的网络数据处理者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访问、获取、留存、使用、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网络数据,不得对网络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第十七条为国家机关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应当参照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要求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保障网络数据安全。第十八条网络数据处理者使用自动化工具访问、收集网络数据,应当评估对网络服务带来的影响,不得非法侵入他人网络,不得干扰网络服务正常运行。第十九条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加强对训练数据和训练数据处理活动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置网络数据安全风险。第二十条面向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便捷的网络数据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网络数据安全投诉、举报。第三章个人信息保护第二十一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通过制定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方式依法向个人告知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应当集中公开展示、易于访问并置于醒目位置,内容明确具体、清晰易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一)网络数据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二)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种类,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三)个人信息保存期限和到期后的处理方式,保存期限难以确定的,应当明确保存期限的确定方法:(四)个人查阅、复制、转移、更正、补充、删除、限制处理个人信息以及注销账号、撤回同意的方法和途径等。网络数据处理者按照前款规定向个人告知收集和向其他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种类以及网络数据接收方信息的,应当以清单等形式予以列明。网络数据处理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还应当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第二十二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收集个人信息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不得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取得个人同意:(二)处理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三)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四)不得超出个人同意的个人信息处理目的、方式、种类、保存期限处理个人信息:(五)不得在个人明确表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后,频繁征求同意:(六)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方式、种类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三条个人请求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限制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个人注销账号、撤回同意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及时受理,并提供便捷的支持个人行使权利的方法和途径,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个人的合理请求。第二十四条因使用自动化采集技术等无法避免采集到非必要个人信息或者未依法取得个人同意的个人信息,以及个人注销账号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删除个人信息或者进行匿名化处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保存期限未届满,或者删除、匿名化处理个人信息从技术上难以实现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停止除存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之外的处理。第二十五条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个人信息转移请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为个人指定的其他网络数据处理者访问、获取有关个人信息提供途径:(一)能够验证请求人的真实身份:(二)请求转移的是本人同意提供的或者基于合同收集的个人信息:(三)转移个人信息具备技术可行性:(四)转移个人信息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请求转移个人信息次数等明显超出合理范围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可以根据转移个人信息的成本收取必要费用。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网络数据处理者处理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境内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代表的,应当将有关机构的名称或者代表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报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网信部门:网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有关主管部门。第二十七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定期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其处理个人信息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合规审计。第二十八条网络数据处理者处理10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对处理重要数据的网络数据处理者(以下简称重要数据的处理者)作出的规定。第四章重要数据安全第二十九条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具体目录,对列入目录的网络数据进行重点保护。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识别、申报重要数据。对确认为重要数据的,相关地区、部门应当及时向网络数据处理者告知或者公开发布。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履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国家鼓励网络数据处理者使用数据标签标识等技术和产品,提高重要数据安全管理水平。第三十条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明确网络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机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一)制定实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应急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