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投资金融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年)
天问

文档

3932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年)

阅读 532 下载 52 大小 1.76M 总页数 0 页 2024-12-16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年)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中国银行研究院BANK OF CHINA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年年报(总第61期)报告日期:2024年11月28日要点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面临货币政策周期转向、政治格局变化,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全球银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盈利增长面临挑战,规模扩张持续分化,风险形势依然严峻,资本充足状况相组长:陈卫东对稳定。副组长:王家强●2025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成员:邵科主力军作用,在规模稳健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风险管叶怀斌理,夯实盈利增长和资本基础,保障经营向优向好。杜阳●未来政策环境将对银行业经营发展带来变化。本报李一帆告围绕政策环境变局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中国马天娇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系列政策对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的影响、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容等专题进行研究。李或(香港)石磊(悉尼)2025年主要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与增速(预测)李金良(悉尼)400040%王哲(东京)300030%镐鑫(伦敦)200020%葛芳妍(伦敦)100010%杨勃(匈牙利)0%马浦林(纽约)-10%黄承煜(纽约)-1000谢云天(巴西)-2000●-20%凳美国澳大利亚马印国西亚亚■净利涧(亿美元)●增速(右轴)联系人:邵科电话:010-66594540资料来源:各夹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邮件:shaoke@bank-.of-china.com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新政策环境下银行业发展新趋势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年)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银行业盈利出现一定程度分化,规模扩张有进有退,风险环境较为动荡;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业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障自身经营稳健。2025年,全球经济金融政策将显著变化,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盈利增长面临挑战,规模扩张持续分化,风险形势依然严峻,资本充足状况相对稳定;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金融主力军作用,统筹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五篇金融大文章,在规模稳健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夯实盈利增长和资本基础,保障经营向优向好。本报告围绕政策环境变局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新一轮资本补充、系列政策对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的影响、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容等进行专题研究。一、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一)全球银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业务拓展面临挑战。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低于2024年的2.7%,复苏动能较弱;美国经济增速为2.3%,较2024年下降0.5个百分点,复苏势头明显放缓;欧洲私人消费稳步扩张,推动经济企稳回暖,预计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3%,较2024年提升0.5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特别是亚太新兴市场受益于发展潜力的持续释放,经济增速仍能保持较高水平,预计2025年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GDP将分别增长6.8%、5.1%和4.4%。全球经济走势呈现分化态势,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整体放缓,消费需求菠软、住房和制造业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低迷将构成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巨大,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欧美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不足,银行规模增长面临挑战,新兴经济体银行业务拓展或存在机遇。图1:主要经济体2024/25预测比较8%6%4%2%0%-2%4%-6%俄韩法阿度国哥斯大利■2024年■2025年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欧美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承压。2024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开启降息进程,带动部分发展中经济体跟随降息。美联储降息两次,累计降息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50%4.75%;欧洲央行累计降息三次,存款机制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25%,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下调110个基点至3.40%和3.65%;英国央行降息两次,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加拿大央行降息四次,基准利率下调125个基点至3.75%。由于银行资产端收益率对基准利率变动敏感性大于负债端成本率的敏感性,降息阶段银行资产端收益持续下行,但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净息差收窄,利息收入承压,净利润面临下滑风险。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巴西央行先降息75个基点至10.50%,后又加息75个基点至11.25%;俄罗斯央行累计上调基准利率500个基点至21.00%;智利央行累计下调基准利率300个基点至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5.25%;墨西哥央行累计下调基准利率75个基点至10.50%。展望2025年,美国货币政策受特朗普执政影响,降息路径不确定性增加;欧元区和英国为应对通胀和提振经济,将保持降息周期;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受发经济体货币政策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下,全球银行业净息差收窄压力增加,盈利能力受到挑战,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承压。图2:部分经济体政策利率变化(%)205一·加拿大一一欧元区日本一瑞典巴西智利匈牙利一一印度02021/82023/32024/102020/12021/82023/32024/10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引导银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2024年以来,强监管态势持续,金融监管全球化、协同性趋势明显,各国陆续出台众多监管条例,对资本要求、数字科技、数据披露、央行数字货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日趋严格(表1)。英美等国持续推动巴塞尔协议Ⅲ关键条款的改革落地,强化大型银行的资本监管要求,提升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高度关注银行破产处置有序性,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G-SBs有序处置步骤,明确大型金融机构有序处置机制;英国优化濒临破产银行处置方式,将濒临破产银行转移到“过桥银行”或移交给有意愿的买家,保障其在危机时刻的持续运营能力。此外,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在跨境支付、数字资产、加密货币、金融科技监管等领域的积极作用,提高金融科技监管一致性,建立包容性的全球监管体系。展望2025年,主要经济体将保持严监管态势,尤其是银行及非银机构风险防范、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将迎来更审慎全面的监管。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表1:2024年以来部分金融监管政策及其影响时间主要形响英国审慎监管局计划将巴塞尔3.1计监管部门慎重考虑规定英国2024.8划至少推迟到2026年1月。对银行资本要求和盈利能力的影响。资本要求美联储拟发布弱化的《巴塞尔协议增强银行体系的风险抵川》规划草案,并发布针对全球银行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美国2024.9单独的资本规则。新规将使大型银行的资本要求提高9%,低于2023年力,提高金融市场竞争提案的19%。力。新流程允许央行向银行英国财政部称,小银行濒临破产时,征收特别费用覆盖处理更符合公共利益的做法是将其转移成本,避免公共资金受2024.1到“过桥银行”,或者像硅谷银行英国分行一样移交给有意愿的买家,而损:优化濒临破产银行处英国不是直接让银行进入破产程序。置方式,维护消费者利益和金融市场稳定。英国央行(BOE)公布大型银行破产敦促大型银行持续完善处置评估报告。大型银行拥有充足的财务资源,能够在处置和重组过程中运营可持续性和重组方2024.8保持基本运营服务和有效协调沟通,案,确保在危急时刻有序破产重组。风险处置确保重组有序进行。商业银行应充分了解交美联储表示贷款人不了解交易对手2024.2风险散口可能蒙受巨颜损失,银行必易对手的风险状况,优化须加强交易对手风险管理。评估其信用风险及杠杆率的方式,审慎做决策。美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G-SIBs有序处置步骤:FDIC决定明确大型金融机构有序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处置;稳定破产处置机制,强化FDIC风2024.4公司的运营,相关子公司的所有权转险处置职责,化解金融机移至过桥金融机构:FDIC和过桥金构风险。融机构制定并实施重组和剥离计划。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2024金融领域部署人工智能年工作计划,强调对加密货币资产采和区块链技术将面临更2024.1取强有力的监管,重点关注代币化和大的风险和更严格的监人工智能等数字创新对财务的影响。管。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指导全球银行应建立有效风险管数字科技全球稳定币监管的建议,旨在为包括稳定理框架,加强运营弹性、2024.3币在内的数字资产建立全球监管框网络安全保障和打击洗架。钱和资助恐怖主义等。FSB就跨境支付服务监管展开咨询。提高跨境支付服务监管2024.7跨境支付领域技术不断进步、服务种一致性,提高跨境支付速类不断增加,但各司法管辖区支付服度、透明度、安全性,减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务供应商的监管存在较大差异。少监管套利空间。BIS发布银行加密资产风险敞口被减少银行和市场参与者2024.7露框架,包括一套涵盖银行加密资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于风险敞口的标准化公开表格和模板。2026年前实施。如果FCA认定科技公司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扩大对数据对金融服务业极重英国2024.4金融服务领域大型科技公司的审查,要,那么监管机构将鼓励评估其数据共享的必要性。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共享数据。便利消费者更换到费率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公布开放银和服务更优越的金融服行数据共享规则,允许消费者在金融务供应商,促进金融服务美国2024.10科技公司和传统银行之间轻松传输领域的公平竞争,提升支个人金融数据。付、信贷和银行市场的客户服务质效。泰国财政部发布《关于申请和发放虚泰国希望通过虚拟银行2024.3拟银行许可证的规则、程序和条件的刺激金融机构系统形成通知》,允许机构通过数字渠道提供良性竞争,但会对金融稳泰国金融服务。定带来风险。相关机构可在现实环境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推出数字2024.8中开发和测试数宇资产资产监管沙箱。服务。入选机构将获得更加快卡塔卡塔尔央行宣布推出中东地区首个2024.5“金融科技快捷沙盒”计划。捷高效的测试周期和评估周期。印度储备银行发布《数字支付交易替数字支付交易都要进行2024.7代认证机制框架》草案,增加支付系身份认证,提高数字支付统运营商和用户的认证方式,包括密码口令、卡片、生物识别等。安全性,打击数字诈骗。简化跨境支付和合规流全球2024.5BIS推出Project Agora,联合七国央行,通过代币化技术改造跨境支付。程。数字货币澳大澳大利亚宣布优先发展批发央行数提高批发市场效率、透明利亚2024.9字货币(CBDC),而非零售版本,度和运营弹性,保障金融启动Acacia项目。市场稳定运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气候规则,敦促企业及早考虑气候美国2024.3要求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其温室气相关供应链中断风险、化气候风险体排放量和资产负债表的气候风险。石燃料资产贬值风险等。欧盟发布气候和金融稳定报告,制定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更欧盟2024.7金融机构和企业拔露气候相关信息严格的气候信息披露要的框架。求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金融科技发展迅猛,推动银行服务提质增效。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在银行业数字化支付、数字平台搭建、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实现突破。国际大型银行不断创新数字支付方式,提高支付体系效率与安全性,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丰富数字平台功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财富管理、安全风险警示、外汇交易、信息搜索等服务,推动传统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平台,挖掘其在股市投资、风险管理、金融研究等领域潜力,显著提升银行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展望2025年,银行业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对金融业数字化发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表2:2024年以来金融科技开发运用部分案例主体时间为小型企业推出了一整套支付处理工具包括PayPal、.先买PayPal2024.3后付、ApplePay、GooglePay、信用卡和借记卡等。数字支付摩根大通2024.8扩大与PopD的合作关系,为试点商家部署生物识别支付。瑞士金融上线即时支付系统SIC5,覆盖95%零售支付场景,实现7*24机构2024.8小时的P2P即时支付到账。金砖国家2024.10发布金砖支付(BRICS Pay)的演示版。美国银行推出数据驱动的创新工具CashPro Insights,可用于分析2024.1CashPro平台的数据。富国银行使用金融科技公司TradeSun的Inteligence V4人工智能平2024.4台,降低交易银行业务风险,优化合规流程。数字平台推出数字创新工具Chase Media Solutions.,帮助企业直接与摩根大通2024.4该银行8000万客户群建立联系。美国银行2024.7在对公业务数字化平台CashPro上推出智能交易搜索引擎CashPro Search,便利客户实现交易查询功能。PayPal2024.1推出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新功能,例如基于交易数据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个性化优惠、快速结账服务等。摩根大通发布智能投顾产品IndexGPT,帮助客户筛选具有商业价值2024.5人工智能的优质股票,提供更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投资建议。推出GSAI平台,集中公司所有生成式AI技术和应用,允高盛2024.6许部分员工在现有模型之上构建自定义应用程序。向员工提供其自主研发的OpenAI聊天机器人LLM Suite,摩根大通2024.8帮助员工撰写文章、生成观点、整理文档等。开放银行沙特央行2024.9公布第二版开放银行框架,重点关注支付启动服务(PIS)。数字账单花旗集团2024.10推出贸易应收账款融资的数字化方案一花旗数字账单。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二)全球银行业经营呈现新特点2024年以来,全球银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经营压力较大,整体规模扩张步伐放缓,部分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出现下滑,资产质量出现一定程度恶化,资本补充压力值得关注。展望2025年,降息周期下,全球银行业盈利增长面临挑战,规模扩张分化态势有所凸显,风险问题仍不容忽视,资本充足情况整体稳定。1.盈利增长不确定性增加2024年,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净利息收入依然较为可观,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负债成本增加等方面问题逐步凸显,银行业盈利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分化。从全年看,预计美国银行业净利润约合2489.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3%,高利率环境带来的利息收入提振效应持续减弱,非利息收入有所回暖但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接续。欧元区银行业净利润约合1859.4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1.1%,在主要经济体中降幅最为明显,一方面,欧元区银行业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接近50%,存在高基数效应;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信贷需求持续减弱。英国银行业净利润约合486.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高息环境使得银行业负债端成本大幅上升,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接近20个百分点。澳大利亚银行业净利润约合262.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暂未开启降息周期,净利息收入仍然对银行业盈利形成支撑。日本银行业依托良好的海外布局基础,兼顾欧美发达市场和亚太新兴市场,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4-12月三大金融集团净利润约合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0%。亚太新兴经济体银行业深耕本地区市场,获得较好盈利表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银行业净利润分别约合95.7亿美元、84.1亿美元和81.9亿美元,分别增长9.4%、9.4%和10.5%。巴西银行业发展潜力大,净利润约合338.9亿美元,增长24.9%。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展望2025年,全球银行业经营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一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在造成息差下行压力的同时,也会提振信贷需求,银行业有望通过以量补价实现盈利增长;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上台使得银行经营环境更为动荡,盈利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从全年看,预计美国银行业净利润将大幅下滑19.2%,货币政策转向叠加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银行业经营不容乐观。欧元区和英国银行业净利润将分别增长10%左右,低利率环境下,欧洲银行业有望通过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扩大亚太市场布局,为盈利增长奠定基础。澳大利亚银行业净利润将维持稳定,RBA或于2025年下半年开启降息周期,对盈利波动性影响整体有限。日本三大金融集团4-12月净利润将同比增长约10%,增速下滑较为明显,发达经济体降息造成日本银行业海外利息收入增长承压。亚太新兴经济体银行业经营同样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净利润分别增长3.3%、8.5%和5.4%。巴西银行业经营将保持良好势头,净利润仍将实现较高增长,增速约为24.9%(图3)。图3:2025年主要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与增速(预测)1240025%180020%12006000-600-5%-1200-10%-15%-180020%-2400-25%欧元区英国大利马来西亚国度尼西亚■净利润(亿美元)●增速(右轴)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1欧元银行业采用37家主要银行数据。英国银行业采用五大行数据,分别是汇丰控股、国民西敏寺银行、劳埃德银行、渣打银行和巴克莱银行。日本银行业采用三大金融集团数据,分别是三菱日联、三井住友和瑞穗金融。下同。日本银行业净利润预测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为2025年4-12月。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专栏1:国际大型银行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近期,部分歌美大型银行相继调整业务板块,引起金融市场广泛关注。2023年9月,花旗集田将个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板块(Personal Banking and Wealth Management,.PBWM)机构客户板块(Institutional Clients Group,ICG)调整为五大业务部门,即服务(Service)?、市场(Market)、投资银行和工商金融(Banking&International)、财富管理(Wealth)、美国零售银行(U.S.Personal Banking),五大业务部门领导直接向CEO汇报,有效缩减了冗长的管理层级。2024年1月,摩根大通将公司的商业银行(CB)和企业与投资银行(CIB)进行合并,成立商业与投资银行部(CIB),以整合公司主要批发银行业务。2024年10月,汇丰集团宣布将其全球业务精简为中国香港(Hong Kong)、英国(UK)、企业及机构理财(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Banking)、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International Wealth andPremier Banking)四大板块,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简化区域设置,“东部市场”涵盖亚太和中东地区,“西部市场”则包含英国非分割运作银行、欧洲大陆和美洲业务。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货币政策频繁调整的经济金融周期中,大型国际化银行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压降经营成本,更加关注投资收益回报率高的重点业务和重点地区。以汇丰集团组织架构调整为例,中国香港业务是集团的优先战略板块,将包括汇丰和恒生银行的“个人银行”和“工商金融”业务。英国业务成为集团运营的关键支柱,包括该国的“个人银行”和“工商金融”业务。此外,汇丰集团通过结合英国和中国香港以外的工商金融业务,以及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组建新的企业及机构理财业务。新设的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业务,将会融合中国香港和英国以外的卓越理财、环球私人银行,以及财富管理制订、投资管理和保险业务。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主要与汇丰控股的经营情况高度相关,通过整合高收益业务板块,实现跨周期的可持续经营。2024年上半年,汇丰集团财富和个人银行、工商金融、全球业务和资本市场三大业务板块税前利润分别为64.6亿美元、64.6亿美元和38.1亿美元,占集团税前利润比例分别约为30%、30%和18%;分地区来看,英国税前利润规模为41.1亿美元,占比为19.6%,中国香港税前利润规模为62.2亿美元,占比为28.8%,是贡献最大的两个地区。总体而言,包括汇丰集团在内的欧美大型银行组织架构调整都与各业务板块、各区域板块经营绩效及贡献度高度相关,是经营承压背景下的最优战略选择。欧美大型银行在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反映了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结构扁平化、资源聚焦于高回报区域与业务、业务板块整合、全球区域重新划分、加强成本控制和聚焦财富管理业务。这些趋势反映了银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以期在低增长、高波动的市场条件下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这些调整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变化,还为未来的货币政策周期和政治周期做好准备。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2.规模扩张持续分化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呈现区域性特征,东升西降格局进一步凸显,欧美经济体银行业规模扩张步伐放缓,亚太经济体银行业则加大业务布局。预计年末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合23.9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1.2%,增速有所放缓,部分大型银行通过退出全球主要市场零售业务、缩减组织架构层级、进行大规模裁员、合并主要业务板块等方式压降经营成本。欧元区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合28.7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减少3.5%,收缩态势最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抑制企业信贷需求,消费者信心低迷和房地产市场前景不佳对家庭信贷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英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合8.0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2.0%,与较为强劲的经济复苏势头相关,同时,汇丰、渣打等银行持续拓展亚太市场,成为规模扩张的重要支撑。澳大利亚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合4.2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1.5%。日本三大金融集团资产规模约合2.2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8.1%,扩张态势最为明显,主要与其通过并购等方式持续加大海外业务布局有关。新兴经济体中,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将分别变动11.9%、1.6%、7.0%和-3.0%至25296.0亿美元、8226.2亿美元、8014.2亿美元和7125.6亿美元。展望2025年,全球银行业规模扩张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预计年末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将增长0.9%,扩张步伐持续放缓,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将带来更大阻力。欧元区银行业资产规模将在低基数的基础上实现反弹,同比增长5.4%,随着基准利率的不断下调,长期低迷的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将得到一定释放。英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将小幅收缩0.3%,澳大利亚银行资产规模将增长1.5%。日本三大金融集团资产规模将增长5.0%,增速有所放缓,扩张战略将更加聚焦亚太市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银行业扩张步伐放缓,资产规模将分别变动2.5%、-2.1%和-2.1%。巴西银行业将继续保持扩张势头,资产规模将增长11.9%(图4)。中国银行研究院10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图4:2025年末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与增速(预测)3212%9%6%3%0%●-3%欧美澳马印泰国国西西亚尼西■资产规模(万亿美元)·增速(右轴)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3.风险形势依然严峻2024年,全球经济金融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发,银行业经营风险持续上升。预计年末美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约合1249.7亿美元,增长超过15%,不良贷款率将达到0.99%,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商业地产隐患不断增加、信用卡违约率上升等微观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欧元区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将小幅下降4.0%,约合2691.7亿美元,但不良贷款率提升0.03个百分点至2.13%。英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约合542.2亿美元,增长2.7%,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90%,与上年末持平。澳大利亚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将达到324.0亿美元,大幅增长超过25%,不良贷款率提升0.2个百分点。日本银行业资产质量同样出现较为明显的劣变,不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接近20%,约合294.1亿美元,不良贷款率提升0.12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资产质量整体较好,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变动-0.57个、-0.16个、-0.23个和0.06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个百分点。展望2025年,全球银行业风险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市场风险、商业地产暴雷带来的信用风险、政治周期变动带来的战略风险都值得重点关注。预计年末美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涨至1.13%,欧元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下降0.18个百分点至1.95%,英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88%,澳大利亚和日本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上升0.04和0.08个百分点至1.20%和1.25%。新兴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质量依然较为稳定,预计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变动-0.51个、-0.02个、0.25个和0.08个百分点(图5)。图5:2025年末主要经济体银行业不度贷款率(预测)6%0.64%0.42%0.20%0.0-0.2-0.4-6%-0.6西印度马来西日本亚大利亚亚■2024年末■2025年末●同比变化(百分点,右轴)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 OF CHINA专栏2:FSB发布流动性风险报告2024年10月23日,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报告,评估利率上升周期银行业偿付能力和流动性风险、技术和社交蝶体在银行挤兑期间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监管政策建议。利率快速上升使金融机构面临重大估值损失和流动性风险。2022-2023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利率显著上升,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加剧,引发银行业存款挤兑现象,瑞士信贷、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国银行接连倒闭,造成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银行业危机。FSB发现,人寿保险公司、非银行房地产投资者(包括房地产投资信托、房地产基金和其他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以及长尾银行拥有较高比例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和负债,容易受到偿付能力和流动性风险的冲击。社交蝶体和储户行为在危机中扮波重要角色。2023年3月9日,硅谷银行在10个小时内流出420亿美元存款,约占总资产规模的四分之一,挤兑速度史无前例。社交媒体提高负面信息传递速度,技术进步提升存款转移的便利性,使得储户快速在银行之间转移资金,加速银行挤兑。尤其是对于高度依赖未投保存款、存款基础较为集中的银行,发生挤兑的可能性更高。存款人高度集中的银行,不仅表现为客户类型集中(例如高净值个人、财富管理客户),还可能是行业集中(例如初创公司、科技公司、加密资产)。监管机构及银行业应从中吸取教训,集中精力解决极端资金外流问题。为应对极端资金外流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监管机构应增加对社交媒体的监控,设置早期预警工具,收集和发布银行存款和证券投资组合未实现损失的相关信息,提高储户、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效率。银行应提高舆情监管敏感性和反应能力,提前准备以便迅速获取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提高宏观经济金融走势预判准确性,增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强化全面风险管控的意识与能力建设。4资本充足状况相对稳定2024年,全球银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受到制约。同时,伴随各国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落地实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出现较大调整,且呈现分化趋势。比如,美版巴塞尔协议新规的最终方案及其影响要依据美国大选的结果而定,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改革仍存在较大变数;欧洲版巴塞尔协议Ⅲ正式生效,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在信贷、市场和操作风险方面采用更为严格和风险敏感的标准化方法,同时对内部模型的使用施加进一步的限制。预计年末美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4.96%,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降幅较为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特惠

限量优惠活动

正在火热进行

站长

添加站长微信

领取运营礼包

下载

便携运营智库

立即下载APP

导航

运营工具导航

AI工具导航

AI

AI运营助手

帮助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