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11-17 13:23:03 Mckinsey: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
- 2024-05-19 21:59:54 2024小红书餐饮行业方法论
- 2025-03-07 11:57:25 【剧星传媒】《哪吒2》资源推荐0205
- 2024-03-22 23:03:56 红爵啤酒品鉴会“红爵之夜 嗨啤TIME ”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2024-07-09 21:55:15 如何运营你的小红书?
- 2024-07-21 20:53:59 2024全球E-Bike市场洞察报告(电动自行车)
- 2024-08-18 12:25:23 2024年科大讯飞1024招商方案
- 2024-07-31 22:30:59 城市飞行营地总体规划及主题体验区概念设计规划案
- 2024-11-04 20:41:56 淘天集团:2024年家装家居行业营销解决方案
- 2024-08-25 22:28:04 喜马拉雅:喜马拉雅2024营销白皮书
- 2024-09-08 21:00:26 【Short TV】ShortTV出海短剧内容生态
- 2025-01-16 15:13:48 2025年全新品牌屋框架模型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作者马化腾三编辑Rework阅览室整理本次访谈时间发生于2016年10月22日下午,当时清华经管学院举行了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会上清华经管学院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同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展开了两小时精彩对话。主要内容包括马化腾创办腾讯的前期经历,腾讯内部的管理方式、微信的前生今世和马化腾看好的下一个创新。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马化腾的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和微信的诞生,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微信成功背后的经验和教训的分享。马化腾认为微信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产品定位、创新思维和设计法则等。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的社交产品和即时通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文章还包括了一系列关于即时通讯和社交产品的实践总结和感悟分享,涵盖了多个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即时通讯和社交产品的发展和趋势。本文首发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次重新整理,供即时通讯产品同行们学习和参考。1、访谈概要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作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新晋委员,也是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中现身第一位中国企业家,与当时刚刚获得“2016年度中国经济学奖"的钱颖一展开了一场关于创新创业、企业管理以及自己成长经历的精彩对话。在这场对话中,马化腾展现了他和住常不一样的一面: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热爱天文和科幻;当年其实不是个学霸;创业时是个典型的“程序员”青年,常被合作伙伴认为是工程师而不是老板。最近,他还通过运动成功瘦身。在有关公司管理和产品发展的话题中,马化腾谈到了自己的独特的“马氏引导大法”:关键是用好每个人的特长。当公司内部出现矛盾的时候,马化腾表示:“说服人我觉得我还有一套,我主要听你讲,然后我引导大家,让他觉得主意是他出的。”此外,马化腾还了给创业者一个忠告:在这个时代创业,需要专注小痛点,并且要注重跨界。关于微信的诞生:马化腾表示,微信最初其实只是一个邮件,但快到让你以为不是邮件。在刚开始开发的时候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这样的内部良性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自己打自己才会更努力,才不会让公司丢失大的战略机会。2、人物介绍钱颖一:经济学博士学位,教授。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2018年当选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获得2009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6年度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中国教育。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6-2018)、西湖大学校董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室参事。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马化腾: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马先生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八年的工作经验。1998年创立腾讯集团前,马先生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马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3、一个“天文迷”,却跑到通信领域做跨界创业钱颖一: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华管理全球论坛,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邀请一位顾问委员与清华学子交流。去年邀请的是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马斯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我们清华经管学院的另一位顾问委员,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先生一这也是我们清华管理全球论坛邀请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使用你们公司的产品,这一点苹果、BM都做不到,可见你的影响力非常大。我想先从你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说起。你是989年入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大学的经历对你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马化腾:我在中学就接触到计算机,一下就成为我的兴趣爱好,越学越觉得里面差别很大,后来在大学就发生越来越多的兴趣。钱颖一:你们在大学时集体学了一些天文方面的课程吗?马化腾:当时没有,业余我自己看,包括找美国的资料。所有有关的问题我都看了。钱颖一:你是从国外买这些天文方面的书籍?到现在还对天文有兴趣吗?马化腾:对,一直都有兴趣。也可能是受我的影响,我们早期的创始人中还有很多对天文有兴趣的,有的人自己投资建了个人的天文台。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钱颖一:天文这方面的兴趣或者知识对你的工作或者思考创新创业有影响吗?马化腾:没有直接影响。但你喜欢天文,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当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对自己遇到挫折时能够稳定心态,想得更开,我觉得还是挺有帮助的。钱颖一:你对科幻小说也有兴趣?马化腾:很有兴趣。像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想象力很丰富。实际上小说里写出了现在的科技发展,包括未来研发的一些方向,有前瞻性,可以展望。钱颖一:科幻小说提供想象力,并且有一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性的想象。计算机课程在学校学了什么,对以后很有帮助呢?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马化腾:计算机应该在清华是非常难考的,我相信当时我要考的话很可能进不来。在大学里的学习还是打基础,对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更多要靠课外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当时计算机机房里有电脑病毒,是什么病毒,它的机制是怎样的,我们有兴趣去研究,对病毒样本进行解剖,然后了解它们。这些都不是课堂里要求你学习的。另外学校老师会找一些项目来做,有的可能是和外面的企业合作,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把这些项目从头跟到尾做完,会全方位地锻炼能力,对以后的价值是无限的,它超越了你在课本上学的东西。钱颖一:很多培养实际上是课程之外的学习,你对这个的印象比你上老师的课印象更深?马化腾:会更有用。有的同学就对这种课外项目不感兴趣。钱颖一:你是学霸吗?马化腾:我不算学霸。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钱颖一:你在班里大概排到什么位置?马化腾:10名左右。钱颖一:一共不止10个人吧?马化腾:30多个人。钱颖一:注意了,30多个人排10名左右,将来能做出大事情。当时你念书时对自己后来的职业有什么规划?正好是1989年到1993年这个时间段。马化腾: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很早我们就看到别人创业,这里创业氛围比较浓,比其他城市更早。那时候我的师兄们会做一些软件让我们看,我很有兴趣。我会观察这个项目的收入怎样,需求怎样,怎么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觉自己是不是应该去创业。现实还是比较残忍的,那时北京有中关村,深圳有华强北,中关村的货很多是华强北运过去的。华强北都是从香港、从海外进口这些材料、电脑产品。我们很早就说要做一个电脑公司,那时候的电脑公司就是帮人家组装,把零件装成电脑再销售,就这么简单。后来我发现,在华强北干这个活的人,都是那些不是很熟悉这个行业的、可能只有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的人,但是市场经验很丰富。我们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可能还做不了。后来我说,既然竞争不过,我们还是到企业去锻炼一下,再想创业的事情。机缘巧合,在一个卖电脑书的书店里,我碰到一个同学,他在润迅工作。润迅是当时最大的民营电信企业,做寻呼台的,就是BP机。因为我会写C语言,当时正好有个项目要用,我给他展示了,他说就是你了。离毕业还有三个多月,我就进去实习了,一干就是5、6年。我就这样进了寻呼机行业,大家知道QQ最早做的是网络寻呼机(关于这一点,这两篇文章中都有详细介绍:《闲话即时通讯:腾讯的成长史本质就是一部QQ成长史》、《技术往事:史上最全QQ图标变迁过程,追寻M巨人的演进历史》)。也是机缘巧合,因为我很早就开始做计算机和通信。钱颖一:程序是你写的?马化腾:这个领域是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和网络,我刚好在中间,这在以后我们的创业中也是一个有利的条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件。4、马化腾管理秘籍:关键是用好每个人的特长钱颖一:刚才讲的几点,我是第一次听到。总结一下,第一地理位置很重要;第二周边的人很重要,周边有创业的,对你很有影响;第三,跨界很重要,有做计算机的,有做通信的,你正好在两者之间,未来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正好是在结合之处。你刚才说的,最开始的QQ原来是个寻呼机,这段历史对我们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你从程序员开始,变成了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和领导者,这中间有相当大的跨越。我们都很敬佩好的领导者。比如腾讯最早是5个创始人,基于信任相互合作,合作得非常好,后来你引入了很多职业管理团队,都融合得非常好。我想知道,你个人的领导能力和风格是怎么塑造起来的?马化腾:我是典型的程序员青年,原本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开个公司,领导什么人,更多还是说我想要做一个产品,让很多人能用。第一步要生存。怎么用我的手艺先生存下来,这是最难的。首先你得想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可以省吃俭用,用以前的积蓄也行。但创始人投下去的钱能不能挣回来?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当时没有想那么多,领导力这些都顾不上,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不知道。小企业能做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低于5%,至少95%的企业很快死掉了。这个时期压力很大。包括我父母都没有想到,我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开公司,他们觉得不可能。所以第一步我就说要找一些合作伙伴,我的缺陷他们可以弥补。我们最早的团队里头,4位是我的中学或大学同学,有一位是我们在工作中认识的,是在电信这个行业。我对产品比较在行,我知道我要什么,怎么实现,我也想得比较通。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他虽然技术不强,但是他可以组建团队,对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有经验。钱颖一:几个人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马化腾:对。包括曾李青是负责市场,长得派头很像老板,我们一起出去大家都叫他老板。我呢递我的名片,名片上也不写总经理,有时就写工程师。我负责在技术上实现。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钱颖一:别人的领导力都是看得见的,你这个呢,看不见,但你实际上把这5个人,以及后面的团队都结合得很好。马化腾:关键是用好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公司有时候会有争议,我们会听听大家的想法,然后想办法平衡他们的意见。钱颖一:怎么平衡?马化腾:矛盾非常多。往往发展不好的时候矛盾更多,大家意见会不同。说服人我觉得我还有一套,我主要听你讲,然后我引导大家,让他觉得主意是他出的。钱颖一:这个很厉害,很有领导的艺术,让人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你的想法,还以为是自己的想法。马化腾:对。因为有的时候管理上确实需要这样,我的风格不是强势的,也不是一言堂,反正是互相商量。你可以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不是这样更好?他说“也对”,很快就自己开始往下推了。那么,“对,好,这个方向你来做”。后来腾讯的风格也是这样,比较民主一点,比较多元化一点,让不同的声音出来,我觉得这是好事情。钱颖一:作为一把手最后还是你定。马化腾:对,关键时候还是要强一点。比如说实在讲不通,该动手得动手。钱颖一:你在念大学时当过学生干部吗?马化腾:没有。我们创始人里陈一丹是学生会主席,毕业时,他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看。钱颖一:最后你还能领导他?马化腾:没有,我们一起合作。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5、告诚年轻创业者:想小一点,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钱颖一:腾讯的很多产品都是针对年轻人,你已经是非常年轻的70后了,但你的很多产品是给80后、90后,现在是00后用,通过什么方式理解这些年轻人,让他喜欢你的产品?我知道你有团队在设计,但最后还是需要你来决定方向,你怎么能跟上这些年轻人的想法?马化腾:当初创业时我们还年轻,那时候把握用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岁数大了,有些产品我们用过觉得好像没意思,但后来在国外很火,美国的青少年特别喜欢。我们错过很多机会,包括现在国内一些新兴的多媒体,或者一些社区的创业,都有错过。岁数大了确实错失很多年轻人的触觉。现在我的办法是,如果你自己不能解决的,你应该让了解的人去做。你可以多和年轻的用户接触,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你也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去投这样一个企业。第三,让更年轻的一些员工能够更快速地走上来。钱颖一:你们有什么制度化的安排,给特别年轻的人发展机会?马化腾:人才方面我们需要更努力的年轻人,或者勇于创新的一些人才能够出现。我们在内部也是鼓励内部竞争,你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就大胆地去试。钱颖一:现在90后、00后在你们内部是什么作用?现在高管层还是70后、80后?马化腾:对,基本都是70后。钱颖一:现在大学生都是95后了,很多都是90后了,今年清华入学的有00后了。你们的产品又特别针对年轻人。马化腾:我们把微信做成一个开放平台,让很多年轻人喜欢这个产品的服务,由别的公司开发,在微信里能够使用。这是一个解决方法,我们未来希望通过一个“小程序”搭建新的生态环境,能让别人开发一些年轻人的产品,在我们平台里面跑,同样我们自己也开发。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钱颖一:这几年,国内创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是一个高潮,我记得上一次创业高潮大概是本世纪初,2000年左右。你是那一次创业潮里的幸运儿,也是现在年轻人的偶像,你怎么评价这两个创业时代,对现在的创业者有什么忠告?马化腾:我觉得现在创业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得太多了,要资金有资金,要环境有环境,人才又多。现在这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云平台上打造生态平台,创业门槛其实在降低,这是非常好的事。当然门槛低了,创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比我们当年还激烈,有利有弊。总体来说,还是比我们当年的环境要好。钱颖一:在这种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到底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创业者能够脱颖而出?马化腾:第一,要专注解决一个痛点问题。我每个礼拜都会收到一些信件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什么。在我看来他想得太大了,我的建议是:你想小一点,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说,能不能用手机解决停车的问题,找停车位的问题;或者其它一些小问题,比如考勒、学校的作业安排等等。总有一些小的痛点让你觉得平时不方便的,想想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跟进在里边。这种创业其实不需要太多人,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解决,当你这个想法能够通过互联网来验证,再逐渐扩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第二要留意跨界。跨界非常重要,现在我们说互联网+,更多谈的是各行各业的创业企业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跨界。在两个领域之间一比如T和医疗等等这些跨界的东西是不是有机会,因为那是一片蓝海,其他的都是红海,细分下去也都是红海一片。最初的时候往往就是可能懂这个的人不懂那个,懂那个的人又不懂这个。如果你两个都懂一些,就有很大的优势了。未来的创新包括以后很多传统创业的转型,往往是跨界,而且这个产业它是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里面你能抓到机会的话,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钱颖一:任何创业中都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和挫折,我特别想知道,你在创业中曾经碰到最大的困难和难题,或者失败的经历是什么?后来是怎么应对的?马化腾:腾讯从小做到大应该有3次特别困难的时候。一个是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最早想卖给运营商,我们想像卖电子邮箱系统一样卖很多套,当时那些大的SP、ICP愿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意买。但后来发现即时通信这东西它天然只有一套,这可怎么卖?而且我们当时投标还输了。这是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不一样的地方,传统的电信产品一中标做完就走,而互联网产品需要你不断创新不断维护,不能做完就走,没有人维护它就死了。类似的困难很多互联网企业都遇到,我相信百度也是。搜索本来想给门户提供的,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入口。当年我们的QQ是卖不出去,砸在自己手上了。但用户疯涨,我们没钱买服务器,那时候很艰难,压力很大,做不下去就要卖掉。当时一些早期的朋友帮我们找来了投资者,一个是IDG,一个是香港盈科数码,各给了110万美金。后来他们又把股份卖给了南非MH。投资人进来后,我们也没有真正找到商业模式。当年投资者担心没有商业模式,不知道怎么挣钱,唯一的想法是养肥了卖掉。DG曾经拉我们去见新浪等互联网公司,开始感兴趣,但都没看上我们。钱颖一:第一次困难是没中标,第二次困难是人家看不上你们。马化腾:文人相轻,T男之间也相轻。当时有新浪技术人员觉得这个软件他们一个月就可以做出来,不用收购。这些困难后来逼着我们很早就要想有造血能力,所以第一时间跟运营商做了第一个产品一移动QQ,短信和电脑的QQ消息互动,5块钱一月。包月费是我们收入的第一桶金。那时候大家都以为死定了。我们创始人也在讨论,这些讨论还是有作用的,我们比国外的产品做得更适合中国人使用。当时中国有几个不同的产品,有163,有169,还有南方的一个产品。我们针对中国特殊的网络做了大量优化,我们会建一个点,撒三张网,就是电信、联通和教育网,让它们互联,我们把它集中起来,这样的话用户使用起来速度最好,传送文件最快。当时建立的口碑就是我们的传输速度很快,这是一个很大的刚需。我们有聊天室,当年聊天室对产品的冷启动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大家都在聊天室里讨论,就交上朋友了。第二是我们的头像,个性化也是我们比较早的创新。用一个一个创新解决一个一个痛点,你才可能赢。6、微信最初其实是一个邮件马化腾:几年前新浪微博起来之后,开始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那时候我们听说,谁谁学校里有一个微博做班级之间的通信,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危机。它开始往下撒网,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也要做微博。但这很难,同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去战胜对手的,你只有找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微信就这样诞生了,它是纯手机的移动通信。当时QQ的包袱很重,要解决PC的问题,也要解决手机终端的问题,内部几个团队都在开发,谁最先解决问题谁就胜出。钱颖一专访马化腾:首次开谈个人经历、管理心得、技术创新、微信的诞生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