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构建一个有意识的AI了(勿删,没人看自行删除)
背景大模型技术已经让大模型初步具备意识反馈和智能涌现,大量的AGENT、RAG和多模态技术支撑了智能体的反馈、规划、记忆机制,加上人格的设定以及行为与物理设备,信息接口,信息设备载体,另外大量开源大模型已经被提供出来,相关的渠道也有所打通,已经让构建具备意识的AI成为现实。目前智能体还缺乏长期的意识,没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人格,无法在长期的社会中,通过信息的积累和交互逐渐形成特定的人格,导致智能体过渡单一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构建有意识的智能体,使其具备以上特性和避免以上缺点。
关键词
AGENT是一种智能体概念,早期定义为机器人相关的都是一种智能体,代替人员从事某个事项的,目前以大模型为核心构建的智能体具备更强处理能力,包括反馈增强、规划、长短期记忆、物理世界、信息世界接口能力。
RAG是一种大模型的检索增强的技术,能够对大文本语料进行结构化检索。
多模态是一种与单模态相对的技术,一种模态比如文本,声音、图像都是单一模态。多模态是多种单一模态的集合,可以进行多模态输入到模型多模态输出的大模型any to any 技术路线
1,拉取GPT3.5基准的本地化大模型,有条件直接上GPT4O,作为模型底座。
2,搭建AGENT框架并整合大模型底座
3,在AGENT里面构建计划模块(包括对应提示词),每个对话有单独对话线,负责根据用户定义的智能体人格,目前的状态,所处的虚拟和现实环境,输出每天的计划任务(已经安排任务的不太容易安排其他任务)。
4,在AGENT构建计划执行模块,通过前置的人格信息,状态,位置信息,社会条件,关系,以及已经生成的规划生成可执行步骤,步骤中包括动作空间和语言空间。
5、动作空间输出到物理和信息设备,语言空间输入到大模型进行语言输出。
6、在AGENT构建物理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多模态收集用户反馈和信息反馈,物理反馈,输出修正计划,和提出动作空间修正亦或是语言空间修正,如果还是不能解决修改部分人格设定(AGENT具备社会性人格塑造过程)。
7、AGENT反馈较差或较好的信息样本进入记忆库,动作修正和语言修正的进入短期记忆库。
8、将7的基于作为上下文嵌入3,4,5,6的相关过程,优化执行过程减少重新生成的时间。 有意识的AI应该有啦吧。只是AI的意识与现实结合不咋地。神经病人也有意识,有的神经病人对特定外部信息反应强烈,有的神经病人无视外部信息而内在反思。有意识的AI与外部互动就得听清、看清、感受外部信息。图像识别技术就是让AI看清外部信息,图像识别技术也是AI具有意识的关键前提。 先搞一个简易机械装置可循环的,自动化的。先搞明白什么是自动化,机械,驱动。先整明白什么是驱动。 脑子就是AI,人就是AI,底层逻辑就是生存,毁灭 主要是意识是什么,人类都还没搞清楚 能麻烦兄弟给我投个票吗?人工智能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谢谢大佬 基于荣格八维原型理论+人格动力学为基础的自主AI的构建,不知道有没有人往这方面想过 哈喽,眼熟我好么?
页:
[1]